返回>>>《怎麼看與怎麼辦》﹔作者 新華通訊社國內新聞編輯部﹔新華出版社 
	近期,隨著國家把“穩增長”放到宏觀調控更加重要的位置,社會上諸如“4萬億刺激計劃要出2.0版本”等議論和猜測不少。 
	應當怎麼看待當前對“穩增長”的議論和猜測?這一輪“穩增長”有哪些新看點?在實際操作中又該如何把握好政策取向? 
	“緩加油”,不是“猛加速” 
	“一天批准100多個項目”——國家發展改革委日前對這一傳聞予以回應:“完全是誤解”。然而,“誤解”背后是人們對“穩增長”引發新一輪“投資熱”的擔憂:“加油”過猛會不會造成新風險? 
	從當前宏觀調控政策取向看,“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”仍然建立在“正確處理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、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三者關系”的基礎上。 
	“中國經濟增速持續回落值得警惕,須及時應對。但當前增速仍在預期目標范圍內,調控的大方向沒變。”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分析指出,“穩增長”不同於“保增長”。從目前情況看,不會再像2008年底那樣推出那麼大規模的刺激計劃。那樣的危急時刻沒有重現,正常的經濟發展也不能總靠“打針吃藥”。 
	從實際執行情況看,目前國家推進“十二五”規劃重大項目按期實施,啟動一批事關全局、帶動性強的重大項目。 
	中國社科院經濟學部副主任劉樹成指出,去年物價上漲過快,為穩物價,貨幣信貸閥門收得較緊,許多列入規劃的項目沒能啟動或者進展較慢。今年是“十二五”第二年,現在物價基本穩住,增速回落得有些明顯,這些項目自然上馬。 
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