薛利梅
2025年10月30日08:28    來源:中國軍網 222
222
點擊播報本文,約
								 
								
							
1933年1月,蔣介石調集30余個師,分左、中、右3路,採取“分進合擊”的作戰方針,對中央蘇區進行第四次“圍剿”。其中,以蔣介石嫡系12個師約16萬人組成中路軍,由國民黨軍第18軍軍長陳誠指揮,擔負“主剿”任務,主攻贛南蘇區,企圖在黎川、建寧地區一舉殲滅紅軍主力,摧毀中央革命根據地。
2月下旬,紅軍在黃陂地區將國民黨軍第52師全部和第59師大部殲滅,給予國民黨軍重大打擊。3月中旬,陳誠將作戰方針改為中間突破,並重新調整部署:改以第2縱隊為前縱隊,第1縱隊加強第3縱隊第5、第9師為后縱隊,前后2個縱隊交替掩護向廣昌方向進攻,尋求紅軍主力決戰。16日,敵前縱隊到達新豐市、侯坊、草台崗一線,后縱隊進至東陂、黃陂、蛟湖一線。敵軍2個縱隊靠攏一起,行動謹慎,不便分割殲滅。
為分散敵人、創造戰機,紅一方面軍決定以第11軍進至廣昌西北地區,在地方部隊和群眾武裝配合下積極活動,吸引敵前縱隊加快南進,以拉開其前后2個縱隊之間的距離。陳誠誤認為第11軍是紅軍主力,立即命令前縱隊加速向廣昌推進,並將后縱隊第5師配屬前縱隊指揮。
不久,敵前縱隊進至甘竹、羅坊、洽村一帶,后縱隊第11師進至草台崗、徐庄一線,第59師殘部在第11師后跟進,第9師進至東陂附近。敵前后2個縱隊之間相距近50公裡,且后縱隊力量比較薄弱。
紅一方面軍決心抓住這一時機,集中優勢兵力,首先殲滅敵人第11師於草台崗、徐庄地區,而后各個殲滅其他進犯之敵。部署是:紅1、紅3軍團,紅21軍和江西軍區獨立第5師為左翼隊,迅速消滅草台崗附近之敵﹔紅5軍團、紅12軍和宜黃2個獨立團為右翼隊,以主力進攻草台崗、徐庄之敵左側背,以一部從搖籃寨鉗制東陂之敵﹔紅22軍為總預備隊,配置在郭家地附近,戰斗打響后隨紅1軍團前進。
20日黃昏,國民黨軍第11師陸續到達徐庄及其以南霹靂山地區,第59師殘部進抵雷公嵊附近,第9師在東陂擔任掩護。第11師鑒於天色陰暗、地形復雜,決定就地露營,次日繼進。其部署是:第32旅佔領霹靂山、龍咀寨、黃柏山陣地,第31旅2個團佔領龍咀寨以北及黃柏山、草台崗南北之線,師部和預備隊1個團配置在徐庄。
20日夜,紅軍各部先后進入攻擊位置。21日拂曉,左翼隊以紅3軍團率先發起攻擊。第1師在界上地區展開向霹靂山之敵進攻,第2師和第7軍由瓦城下、茅亭下一線向黃柏山之敵進攻,第3師為軍團預備隊在界上待命行動。9時許,紅1軍團第10師、第11師在張山附近地區展開,向黃柏山之敵進攻﹔紅21軍由大公田、西嶺地區向東陂之敵進攻,切斷敵第11師與東陂之敵第9師的聯系,保障主力圍殲第11師﹔預備隊紅22軍在張山附近待命,並以一部向東陂警戒。與此同時,右翼隊以紅5軍團第15軍、第39師及紅12軍分別向霹靂山、雷公嵊和搖籃寨之敵發起進攻。10時許,紅3軍團第1師主力在迫擊炮火掩護下向霹靂山之敵發起猛烈攻擊。至12時30分,紅軍全部佔領霹靂山這一瞰制敵軍整個陣地的制高點,殘敵向龍咀寨潰逃。紅3軍團當即以預備隊第3師加入戰斗,與第1師協力向龍咀寨攻擊,並以1個團加強對黃柏山之敵的攻擊。紅3師進入戰斗后,紅1軍團見黃柏山與龍咀寨之敵分別為第10、第11師和第1、第3師所吸引,中央空虛,即以第9師從中央穿插進去,支援黃柏山、龍咀寨紅軍的作戰。至15時,紅軍各部協同作戰,佔領龍咀寨。紅1軍團為迅速解決戰斗,繼以第7師投入黃柏山方向的作戰。激戰至17時,敵第11師全部陣地均為紅軍突破。紅軍各部乘勝追擊,將敵第11師大部殲滅。
在紅軍追殲敵第11師時,敵第59師殘部和第9師的1個團由東陂地區向南增援,進至雷公嵊南段和大排地區時遭到紅3軍團第2、第3師和紅21、紅22軍的猛烈打擊。敵第11師被殲滅后,國民黨軍各部紛紛撤退,第四次“圍剿”基本被打破。
草台崗戰斗中,紅一方面軍利用國民黨軍尋求紅軍主力決戰的驕縱心理,有計劃地實施佯動迷惑調動敵人。在敵人多路進攻、分進合擊的情況下,紅軍以少數兵力鉗制數路敵軍,集中主力採用大兵團伏擊戰法,全殲裝備精良、訓練有素的國民黨軍第11師,創造了紅軍戰爭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兵團伏擊戰的光輝范例。
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